长春市全国城市信用监测综合排名由一年前的基础位跃升至2020年末的第16位、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长春”网站荣获国家“特色性平台网站”称号、创建信用示范街区、开创吉林省首个跨城信用惠民便企守信激励联动机制……信用是营商环境建设的基础桩。长春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成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以国家和省市信用工作要求为指引,强化信用建设,升级创新应用、推动惠民便企、促进精准治理,为优化营商环境、城市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
一是推进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助力政务服务优化。
深入推进信用承诺制,积极探索信用数据与政府审批、行业监管有效衔接,强化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构建,助力政务服务优化,为信用良好企业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环境。
简化审批流程并强化信用监管机制,将“联合奖惩”插件应用到行政审批、招标投标等领域,自动查询信用主体信息,反馈惩戒或激励情况。实现信用信息全网共用,让审批流程更简易,打造“极省”营商模式。
二是信用应用接连落地,创新动能竞相释放。
为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市信用办在“信用长春”网站推出“信易贷”专区,通过汇集多个优质融资服务平台,为信用好的中小微企业提供多渠道融资,一次注册享受多平台融资服务。截止目前,“信易贷”专区注册企业18047家,助企融资贷款10.68亿元。
2020年开启“信用示范街区”创建行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制定《长春市信用示范街区创建方案》和《长春市创建信用示范街区测评标准》,并指导申报创建示范街区的县(市)、区、开发区完善自身创建方案。评选出朝阳区桂林胡同美食街、南关区重庆路商业街等9个长春市信用示范街区。在“信用长春”网站开设信用示范街区专栏,为参与创建的企业、商户建立信用档案,制作信用名片,开展诚信经营公开承诺,进一步浓厚信用有价,守信有益的社会氛围,促进市场主体诚信经营、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为诚信长春城市形象塑造和影响力、吸引力提升提供支撑。
其中,长春新区、净月开发区、莲花山等参与创建单位建立企业信用名片、信用档案和信用承诺达100%;长春新区、经开区专用车产业区、九台区凤凰城、二道正茂园区参与创建单位A级纳税人,占园区、商街企业、商户比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南关、九台、长春新区、莲花山等单位推出守信激励政策合计超过20项;二道、长春新区、净月、莲花山等探索推出“信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信易人才”“信易金融”等“信易+”系列场景总计超过20项;朝阳区探索形成外部管理与内部约束相统一的信用促协同共治精准治理模式,诚信经营、放心消费的意识明显增强;双阳区统筹疫情防控和“诚信双阳”建设赋能发展,示范商街创建单位12315平台和ODR企业平台“双平台零投诉”,经济效益较2019年同期实现增长。
三是推出24小时不打烊信用信息查询网上平台,开通信用修复双通道。
搭建信用信息线上线下查询渠道。通过与金融机构和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合作,市信用办在“信用长春”网站开设企业信用信息查询线上端口,线下设置企业信用信息查询自助报告机。开通了人民银行征信报告、企业信用信息概况查询等服务,为推广信用信息应用,构建方便快捷的信用服务生态提供支撑。
创新开展信用修复工作,搭建信用修复线上线下双通道。为加强疫情防控,做好“六稳六保”,满足相关企业培训需求,保障企业合法权益,服务经济平稳运行,2020年2月,“信用长春”网站开通“公益性信用修复在线学习”平台,承接信用修复在线学习工作,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开设信用服务区,现场受理信用修复申请,失信企业可一站式完成信用修复。截至目前,共完成1260家企业信用修复业务,有效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四是立体开展诚信文化宣传,擦亮“信用长春”城市名片。
“信用赋能,惠民便企”。长春市全方位、多角度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系列宣传活动,市、区、街(镇)、社区(村)四级联动,以信用小视频、宣传标语和公益短信为载体,在全市范围内宣传信用知识,传播信用力量。活动期间,长春市手机用户会收到有关信用知识的公益短信,市民在商街LED大屏、出租车顶灯、交通信号灯指示杆等宣传屏上也会看见“信用赋能,惠民便企”公益信息。立体宣传活动的开展,有效扩大了宣传覆盖面,提高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社会知晓率,知信、重信、用信、守信的氛围日益浓厚,“信用长春”城市名片越擦越亮。
信用在助力“放管服”改革、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维护市场秩序、优化企业服务生态、提升城市诚信文化内涵与影响方面的动能充分释放,助推器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长春市将继续夯实信用基础建设,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拓宽“信易+”应用场景,进一步响应长春市打造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优化营商环境对信用工作的支撑性需求与期待。在政务服务优化、办事效率提升、发展难题破解、改革举措创新等方面不断贡献信用解决方案,有效助力营商环境建设,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信用力量!